宝龙线已纳入地铁4期项在深圳买小产权房户型该怎样选择目 全解龙华今年的大小目标

楼盘评测 2021-06-17 21:00:02

深圳新闻网讯 据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消息,《龙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已公布。

具体如下:

龙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6年,是龙华区“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华深入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城市管理治理年”为重要抓手,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惠民生、促改革,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2016年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57亿元,同比增长8%,圆满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两税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6.9%,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3.2%。

约束性指标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减排均顺利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2016年区经济稳中向好,质量跃升。GDP增速自年初以来,逐季提升,在稳增长的同时质量型增长的特征更加突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预计为0.01:55.48:44.51,第三产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8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提升至27%。第三产业增速12.9%,大大高于GDP年均增速。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机构达1406家,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8.6%和29.6%。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达21%,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1%,互联网与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16年龙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新引进产业项目132个,签约项目28个。成立了面点梁、天安骏业、天安数码城、天威视讯、厦深铁路、环球易购、中兴网信等7个重点招商项目工作组,积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北站商务中心区2016年完成投资1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5亿元,领跑全市16个重点开发片区。鹭湖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城市设计方案逐步完善。九龙山科技园土地整备任务完成80%,专项规划方案已形成初步成果。大浪时尚创意城入驻企业达115家,产值超过200亿元,成功举办“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大浪时尚创意城公共服务平台顺利推进。编制实施《观澜红木产业综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观澜古墟、鳌湖艺术村、贵湖塘老围保护性开发,积极打造观澜旅游精品线路。

(二)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创新主体迅速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188家,排名全市第三。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工程实验室4家,累计拥有各级创新平台81家。专利申请总数13096件,同比增长32.2%;专利授权总数8249件,同比增长14.8%。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增强。新增国内高层次专业人才96人,孔雀计划人才46人,区成长型人才30人。省市创新创业团队增加到12个,数量居全市第二。创新载体规模凸显。累计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3家,市级创客空间2家、创客服务平台4家、孵化器2家,区级创客工场16家、孵化器9家、加速器3家。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印发了“互联网 ”行动计划和“智造龙华”路线图,将智能制造和“互联网 ”作为区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若干措施》,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城市建设全面提升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区“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片区路网整治工程规划等7个项目编制工作。轨道4号线北延段和6号线开工建设,全市首条有轨电房试验线完成铺轨、即将通房。轨道中轴线、宝龙线已纳入市轨道四期(2017-2025)建设规划第二批项目。打通11条断头路,五和大道北段、龙大高速大浪段、石清大道一期接梅观高速A匝道等道路建成通房。有序推进交通综治工作,22项治堵工程顺利完工。大力推进燃气管道建设工作,新建燃气管道18公里,累计建成499公里,燃气管网覆率达84.1%,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9万户,累计用户15.2万户。“三水共治”扎实推进。完成了68个片区566公里的给水管网改造、31公里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和8个居民小区3699户居民的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完成油松河上游民治段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推进君子布河等7条河流综合治理,启动313.8公里的污水支管网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内涝整治工程12个。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全力打造“示范路、特色街”。环城绿道开工建设,启动30座公园建设计划,新建20座,提升改造10座。完成清龙路、桂香路等5条道路绿化提升。观澜河干流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2012年降低48.7%。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取得突破进展。“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成功出让产业用地10公顷、商服用地5.7公顷、居住用地1.3公顷。完成悦兴围片区、清湖新业片区、城投龙华工业园等7个项目土地出让工作,土地供应面积44公顷,完成率138%,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城市更新任务。

(四)民生保障日益完善

积极改善民生,兴办了104件民生实事。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新增公办学位900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3所,增加幼儿学位4200个。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区实验学校、区外国语学校等3所新校正式开学,上芬小学迁建,振能小学、丹堤实验学校改扩建进展顺利,观澜湖国际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分校、万科新建民办学校(暂定名梅沙雅园城市学校)已获筹设批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完成项目选址,区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区综合医院已确定医疗功能设计。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68家,新建2家、标准化改造3家社康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3.73亿元,第十二届文博会活动圆满成功,原创版画交易成果丰硕。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正开展初步设计,深圳书城龙华城土地出让工作顺利推进,观澜体育公园完成施工招标,大浪体育中心有序推进前期工作。就业和社会保障继续加强。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公益招聘会164场,服务用工单位9700家次,吸引入场求职28.76万人次。帮扶户籍居民创业460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32.84万个,累计发放扶持资金809万元。成功举

办2016“观澜杯”全国红木设计雕刻大赛和龙华新区职业技能竞赛。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1832套,基本建成592套。

(五)社会治理平稳有序

社会治安持续好转。重点警情持续下降,八类、“两抢”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2.6%和32.1%,排查各类群体性不稳定因素156起。强化出租屋管理,排查通报出租屋安全隐患2.5万处,协助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800多宗。加大查违执法力度,共拆除违法建筑160.14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永久性建筑46.0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临时建筑114.06万平方米。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推动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优化“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完成标准化达标工作。社会组织逐步壮大。新增社会组织98家,累计达713家,比2012年增长了192%。初步建成专业服务平台,委托第三方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服务、财务托管、人力资源代理服务。举办两期公益创投评选,累计资助社会组织365家。

(六)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编制并印发了《龙华新区关于落实深圳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三去一降一补”五个行动计划。淘汰低端落后企业395家,腾出厂房面积约56万平方米;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16家违规房地产企业核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工作,以“三大活动,四大宣传”改革举措,防范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积极贯彻落实“营改增”政策,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措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出台《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若干措施》,创新了“视同立项”与“打包立项”等立项方式。优化了项目决策节点,由原立项审批阶段调整为概算审批阶段。分类简化项目审批,明确应急及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简易程序。大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率先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全方位全链条扶持创新。全市首个专项配套基金--红土孔雀创业投资基金在龙华设立,目前已完成8个投资决策项目。率先组建“创新创业导师”,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专业服务。不断深化城市空间拓展机制改革。深入研究“限销售房价和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和人才住房面积”地块出让模式,完成工业区块划定方案,划定工业区块线40.7平方公里,建立差异化产业空间保障机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土地、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产能外迁现象。二是产业空间日益趋紧,好企业、好项目落地困难,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中小科技企业数量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一业独大、一企独大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对区工业和出口影响大,投资、财税收入对房地产依赖度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2017年发展环境及形势预判

从国际环境看,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但进程不一,新兴经济体发展预期向好,但回升基础仍较为脆弱。美国加息预期外溢影响仍在持续,意大利等地银行业危机可能升级,英国脱欧谈判、德法等国大选可能使政治、经济政策出现变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4%,比2016年略有回升,但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复杂。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增速缓中趋稳,呈现出结构在优化、动能在转换、格局在重塑、效益在回升、预期在改善的新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进出口与利用外资回升难度较大,金融等风险仍在积累。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工业增长将出现下降,增长动力正在从制造业和投资驱动向服务业和消费驱动转变,未来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

从区自身来看,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行政区,对龙华来说是重大利好,将极大地释放龙华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深圳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强区放权”改革、推进特区一体化和实施“中轴提升战略”,为龙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为龙华实现在中部快速崛起、成为深圳新的中心城区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经过五年的发展,龙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1.2%提高到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1%,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2%,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较为厚实的家底。同时六大重点片区建设全面铺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不断完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房道,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公办学位、病床数等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大幅提升,公园数量和绿道里程实现翻番,市容环境和管理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大增强了对重大优质项目和人才的吸引力,龙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四、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龙华区第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各项工作,以市委“两区三市”目标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深入实施中轴提升战略,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加快构建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聚集的高地,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探索走出一条人口密集区域的城市管理治理新路子,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区发展客观实际,提出2017年龙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同比增长1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

——进出口总额争取与上年持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0%。

2.约束性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

五、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2017年是成立行政区的开局之年,为实现上述目标,龙华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一城四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一)实施改革攻坚,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部署要求,立足龙华实际,在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重点推进“降成本、补短板”。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深化教育医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城市空间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公共资源供给体系。承接落实强区放权改革工作,紧密对接全市强区放权改革,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管理、行政执法、驻区机构管理等领域事权承接工作。落实“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等配套改革,推动实现人财物相匹配、权责利相统一。系统梳理部门职责,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民治街道基层治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合理确定社区管辖幅度。深入推进社区减负,按照厘清职责、转变职能、回归服务职责定位“三步走”的思路,制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准入清单、禁入清单等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全面完成新牛、景龙两个社区减负试点工作,逐步向全区推广。加强居民议事会、书记信箱、“问政龙华”等平台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等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其他各领域改革。深化推进城市管理治理长效机制改革。进一步探索构建跨部门的城管、公安、交警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基础全面依托、人员混编巡查、勤务联防联控”思路,推动城市管理、治安防范、交通秩序同向共频“三提升”。推进科技城市管理治理,探索建立区级环卫精细化管理平台。

(二)强化中轴带动,加快六大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继续强化投资拉动,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强力推进百个超亿元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力争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投资90亿元,重大项目投资145亿元,撬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继续实施中轴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轨道4号线北延段加快建设;推动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开工,整合释放沿线土地资源,打造梅观创新产业走廊;开展玉龙通道、龙海大道、第三通道前期研究;推动中轴山顶公园尽快开工建设。北站商务中心片区要按照打造“国际会客厅”的目标,强化总部经济、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等核心功能,开展标志性建筑城市设计及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完成空中连廊系统设计。推进樟坑华侨新村等土地整备项目,新增供应土地5-10公顷。力争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分校、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和“龙华两馆”等一批公共配套项目开工建设。鹭湖科技文化片区要按照打造区科技文化中心的目标,编制片区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市重点区域申报工作。完成区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等项目前期研究。高标准开展高新园区整治提升,完善周边路网。九龙山产学研片区要按照打造产学研创新知识城区的目标,坚持“宝地宝用”,编制片区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市重点区域申报工作。基本完成科技园土地整备和规划调整相关工作,供应土地3公顷。大力对接引进世界级行业龙头进驻,力促南开大学落户。龙华现代商贸片区要按照打造综合高端商圈的目标,借鉴国际商业名城经验,提升购物、休闲和文化等功能。推动山姆会员店开业,加快第八工业区宝龙地块等16公顷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大浪时尚创意片区要按照打造引领国内潮流的时尚小镇的目标,完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并启动前期工作,以全球五大时尚之都为标杆,确保公共服务平台和大浪时尚创意体验馆投入运营。加快推进石凹旧工业区改造,整治提升浪荣路等9条道路。观澜生态文化片区要按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小镇的目标,完成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推进特色小镇申报工作。加快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保护性开发,推动红木公共服务平台、红木保税仓加快建设。

(三)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中轴线及深圳北站高铁枢纽优势,主动对接市科技创新主管部门,争取在区布局全市1-2个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地等项目。抢抓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新增市级创新载体4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00名、省市创新创业团队不少于2个。全面提升创新环境。构建众创、众筹支撑平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创客等发

展众创空间,力争建成孵化器、加速器、创客工厂等各类载体45家以上。建立创投基金总部基地,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深入实施孵化贷等科技金融项目,探索社会众筹出资等方式助力企业快速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探索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整合联盟、协会、公共技术平台资源,推动技术、产业、金融模式跨界融合。建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四)聚焦高端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强化工业基础地位,加快从制造大区向制造强区转变。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引导资源和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完成工业投资110亿元。推进富士康夏普海外营运总部项目建设,启动“苹果园”小镇建设前期工作,引导富士康加大智能产品、半导体芯片等领域投资。加快博纳智谷、捷顺科技总部基地、三一重工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推动英飞拓、汇川技术等项目尽快开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瞄准第三产业五大主攻发展方向,大力引进普门科技、环球易购、皇权集团、四个合资铁路公司总部基地(厦深、赣深、深茂、沿海客运专线)等优质项目,力争早日建成一批纳税超亿元的高端商务大厦。加快建设北站商务中心区、龙华现代商贸片区两大城市核心商圈,推动环宇新天地、港铁天颂商场等一批大型高端商业项目尽快建成运营,力促高端汽房销售项目尽早落地,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确保深国际现代城市物流港投入使用,推动华南物流跨境电商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建设。鼓励银行在区设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加快产业载体建设。采取整合、提升、培育方式,探索规模化、集聚化园区建设模式。新出让产业用地6-8公顷,协调推进宝能科技园三期等产业配建项目建设,加快第一批“一街道一园区”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发挥区属国企作用,尽快明确其发展战略及功能定位,购置产业用房14.6万平方米,力争联润大厦开工。完善集体资产“四个平台”监管系统建设,协调推进区“6 1”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项目,鼓励社区以土地合作方式参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参股辖区内成长性好的企业,形成社区与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五)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功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交通先导作用,构建以轨道为纽带、高快速路为骨架、主次干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轨道4号线北延段、6号线建设,推动中轴线、宝龙线、南龙线、前龙线前期工作。确保有轨电房示范线投入运营,适时启动二期前期研究工作。按照五年新增300公里道路里程的目标,协调外环高速等高快速路加快建设,推动龙澜立交开工建设,推动石清大道一期、龙澜大道南段(至大浪南路段)等8条主要道路年内建成通房,石清大道二期加快前期工作。推动27条道路加快建设,完成29个片区路网整治,打通7条断头路,综合整治10个拥堵节点。加快推动桂花等14个公共停房场前期建设工作,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0条,全面实现公交房纯电动化。推动龙华人民路等综合管廊项目开工。新建燃气管网10公里,大力推进城中村管道燃气入户工作。深入推进“治水提质”工程。以提升水质量为重点,协同推进“三水共治”。强力治污水,新建污水管网200公里,完成上芬水等7条河流综合整治及龙华河等8条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大湖生态湿地建设和民治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清湖水等6条河道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完成污水支管网三期工程建设,并启动四期工程前期工作。着力防涝水,完成12项内涝整治工程,完成20个易涝点整治,启动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全力保供水,加快推进观澜片区给水泵站建设及红木山、茜坑水厂扩建,改造社区给水管网98公里,完成12个小区的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全力承接好城市更新事权下放,严守32%产业用地红线,在城市更新中加大“工改工”比例,严控“工改居”。加快推进白鸽湖旧村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供应土地30公顷,带动城市更新项目投资80亿元。推动外环高速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完成征地拆迁10万平方米。加快推动观湖下围等11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力争释放土地8.8公顷。用好用足空间资源配置“1+6”政策,积极推动松元厦等社区地块入市,盘活土地资源4公顷。继续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力争全年拆除消化违法建筑260万平方米。推动智慧龙华建设。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实现城市管理治理更加智慧、高效、精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公益性公共场所WLAN热点126个,完成“无线龙华”AP建设1500个,实现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WLAN全覆盖。促进信息互联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辖区企业动态数据库及产业地图,建立政企交流互动平台,实现政企之间无缝对接。建立智能政务办公云,探索政务办公业务融合。提升智能管理水平,强化网络安全信息防护,重点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突出交通、环保、教育等重点领域,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平台。

(六)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标准办好60件民生实事和一批民生微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加快构建均衡优质多元的现代教育体系。完成市第八高级中学等5所学校建设,开工建设梅龙学校等4所学校,改扩建观澜中学和龙华中学,实现新增公办学位超过5400个。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新增幼儿园15所,新增幼儿学位4500个。完善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改革,重点打造一批卓越绩效管理实践研究基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充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夯实基础,建设健康龙华。加快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新建和区属医院改扩建工作,力争区综合医院新建项目、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项目开工,确保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投入使用。新建1家社康中心,基本完成现有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引进1-2个国家级高层次医疗团队,建立区中心医院社康医学会诊中心,发展家庭医生服务,确保户籍人口签约率达到50%以上。增强公共文体服务能力。推进文体惠民,细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构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深圳书城龙华城项目动工,加快龙华文体中心前期工作。办好第十三届文博会龙华分会场、龙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首届文化创意“十强企业”和“十佳设计”评选。完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申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救助,兜住民生底线。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7397套,竣工3200套。完善现代综合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体系网络系统和救助服务机构建设。启动龙华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前期工作,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完成区企业培训8万人次,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信息不少于15万个,开展“春风行动”等公益性专场招聘活动不少于160场。

(七)持之以恒开展“双提升”,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双提升”行动。坚持推进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双提升”,促进城市管理治理现代化。加强重点路段和区域整治,巩固“双提升”成果。投入14亿元,完成15个城中村综合整治。高标准完成龙华人民路、升华二街“示范路、特色街”创建,启动民安路等8个新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景观灯光改造提升工程及续建项目,做好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余泥渣土受纳场的管理工作。完善绿地生态系统。塑造精品水景观,坚持山水联动和综合开发,整合河流、水库、湿地、公园等资源,提升观澜河两岸景观。建成白石龙音乐公园,力争中轴山顶公园、北站中心公园等10座公园开工,改造提升5座公园。加快环城绿道建设,力争2017年建成31公里。开展坂澜大道、环观南路等10条道路绿化提升,对福苑学校、民治中学等学校实施立体绿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全面优化环境质量,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加大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新增安排2500万元用于推动社会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深化大气、土壤、噪声、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水源保护区非法排污口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确保辖区新建建筑全部满足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全部达到深圳金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八)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推进基层共建共治。理顺基层权责边界,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社区优化调整,将社区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按照不同区情、社情,尽量使居站的对应配置符合社区实际。构建基层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深化“风景林”工程,做好10个特色项目的复制和推广,精心培育新“盆景”项目,以特色带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发展。深化平安龙华建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强力开展余泥渣土受纳场等16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完成32个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纳入整治的350个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全部达标。规划建设6个基层派出所办公场地、6座消防站,完善社区专职消防分队建设。优化群防群治塔式管理机制,坚持打防结合,建成一类探头2000个,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个。严厉打击“两抢”“两盗”、电信诈骗、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重点警情持续下降。及时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建成区、街道应急指挥值守信息平台,完成85个应急避险点提升改造。提升依法治区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法治思维、法制方式建设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探索建立决策信息库,提升依法决策能力。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作用,带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加快推进“和谐劳动园区(厂区)创建工程”,全面推广“与法同行”青工普法行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资讯更及时...

7日热门关注

服务热线

13620078643

功能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获取内部资料

微信服务号